~100%無添加的濃稠液體皂~
此文影音中的液體皂,內容物只有[橄欖油+氫氧化鉀+水],完全沒有其它增稠添加物,這是如何辦到的呢?
本來因為聽說增稠都要添加「液體皂製程所需以外物質」,所以在因此而購置足夠的噴槍瓶及慕斯瓶後,做液體皂都不增稠的,但卻在無意間看到[那些增稠,大部分都是利用在過稀的液體皂裡加入「鹽類」]的方式。
而我自己在部落格這實驗 《關於手工皂Excel計算檔中的[液體皂實驗記錄]》 的實驗過程及後來各種配方的隨意溶皂過程裡,發現溶皂時間拉長時,是會越來越均勻濃稠的。
(甚至會形成一整塊如琥珀般的透明固狀!)
所以,與其將皂溶得很稀,再另外加入「別的鹽類」增稠,不如加入「含鹽類的液體皂皂糰(其中的脂肪酸鉀就是一種鹽類)」。
※實驗步驟※
一、用 《關於手工皂Excel計算檔中的[液體皂實驗記錄]》 中的實驗記錄略估24小時內可溶全部皂糰的水量;然後決定要多濃稠的液體皂(跟24小時內恰好溶完的液體皂的濃稠度相比)
二、溶皂時,保留部分的皂糰,待加入的足量水輕易將少量皂糰溶完後,再將大量原先保留未溶的皂糰加入(編號照片1);
三、若希望加入皂糰時可以溶解濃稠均勻些,就用不鏽鋼大湯匙切碎皂糰。
四、溶皂過程照片說明
1.皂糰置入已溶液體皂中後,用不鏽鋼大湯匙切碎,靜置。
2.靜置12小時後,把浮在表面的一片透明皂糰壓下去。
(1)若結固透明皂糰壓入後仍繼續於表面結固,代表預估濃稠度太稠了(無法成濃稠「液狀」,而會從局部慢慢變透明琥珀般的全「固狀」)--》得再加水,重複靜置3~12小時(視加水量而定)。
(2)若固狀透皂糰能溶入,代表是可供裝入按壓瓶使用的濃稠度,不必再靜置。
3.溶解完畢,將濃稠液體皂裝到(不稠就不好用的)大按壓出口徑的按壓瓶,以便測試。
4.大量的小氣泡,因快速倒入裝瓶而造成,再靜置。
5.靜置2~6小時氣泡浮出後,澄澈透明,完成。